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明末第一枭雄在线阅读 - 第五十三章领不到粮食!

第五十三章领不到粮食!

        七月十三日,靠着几具狼尸、以及挖掘来的野菜、草根、树皮,队伍撑过了一天!

        七月十四日,连草根、树皮都弄不到了,张小旗官宰了一头拉车的黄牛,好歹让大家饱餐了一顿!

        七月十五日,队伍用尽最后的力气,强行跋涉一日一夜,推进了七十多里,终于在佛晓时分来到了杞县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,隶属于开封府治下,境内一马平川,土地肥沃,盛产小麦、小米、高粱等农作物,素有‘中原粮仓’之美誉!

        河南大旱,各州、府、县全都遭了灾,情况非常严重,而杞县境内河流纵横、灌溉便利,故而受旱灾影响不大,连续几年粮食大丰收!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等人很高兴,想着能在杞县多补充一些口粮,这样队伍就能继续走下去了,途中也能少饿几个人!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大明律法规定,天下各处城池:

        一更三点(戌时五刻)敲响暮鼓,关城门,禁止出行;

        五更三点(寅时五刻)敲响晨钟,开城门,开禁通行!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才寅时初刻,离开启城门还有一段时间呢!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张小旗找了一座避风、遮阳的土岗,准备把队伍先安置下,等到天光大亮以后,自己立刻进城领口粮去!

        那知队伍刚刚靠近土岗,上面就冲下几名青衣家丁,手中还都提着棍棒:“那里来的一群叫花子,全都没长眼睛吗,这里是李老爷家的阴宅,不许闲杂人等靠近,赶快滚开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诸位别误会了,我们只是歇歇腿,别无他意的,李老爷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老爷,是我们杞县的主簿大人,县尊大人以下,就是他老人家说了算,那可是跺上一脚,整个杞县都颤三颤的大人物,这里叫做纱帽岗,是一等一的风水宝地,上面葬着李家的列祖列宗,你们这群叫花子赶快滚,免得一身的晦气,坏了这里的好风水!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个家丁很嚣张,标准的狗仗人势!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人们注意到了,眼前这座土岗,前低后高,两翼细长,土质还是黑色的,的确形似一顶乌纱帽!

        而在土岗上面,密密麻麻的全是坟墓,其中还有十几座巨冢,前有石碑、后有墓室,周围种植着大量松柏,非常之气派!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朝是个等级森严的时代,人活着有贵贱之分,死后仍有高低之别:

        穷苦人去世了,叫‘死’,然后挖个小土坑,放口薄皮棺材,埋了,留一个小土包,这是坟!

        有钱人去世了,叫‘不禄’,地上挖个大坑,坑里用石板围起来,放入棺材之后,堆起一个大土包,再立一块石碑,这是墓!

        当官的去世了,叫‘卒’,根据生前的品级,修筑与之对应的墓室,放入大量陪葬品,地上立碑,碑上刻爵位、官职、以及生平事迹,这才有资格称之为冢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纱帽岗上面,竟然有十几座巨冢,说明李家门庭显赫,祖上出过很多高官,可称为宦官世家了,在杞县当地肯定也很有权势,难怪这几个看守阴宅的家丁,一副牛气哄哄的样子!

        可是灾民队伍长途跋涉而来,已经相当疲惫了,有人走路都打晃,只是想在高岗下休息一会儿,不动这里一草一木,更没有冒犯李家阴宅之意,这都不允许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欺人太甚了,我也是朝廷任命的小旗,从七品的武官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张大人,忍一忍吧,咱们还是换个地方休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脾气火爆,就要上前与几名家奴争斗,却被手下士卒们给拦住了,劝他忍了这口气!

        老话说的好,强龙不压地头蛇,李家就是杞县的地头蛇,还是一条又粗又壮的、能生吞活人的大蟒蛇呢!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等人却是远道而来、卫所出身的不入流小武官,别说是龙了,就条小蚯蚓都算不上,又如何与人家争斗呢?

        何况那位李老爷,还是杞县的主簿大人,专门负责钱粮、户籍之事,灾民队伍要想领取口粮,还得要人家签字、盖章才行呢!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有求于人,自是要退让几分了!

        无奈之下,张小旗只好领着队伍,又走出去四五里远,重新找了一座土丘驻扎,而在土丘的周围,另有十几支灾民队伍,都是来杞县领取口粮的!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队伍的情况更惨,多着不过百余人,少的才几十人,一个个皆是衣衫褴褛、骨瘦如柴,比死人多一口气罢了,可见这一路行来遭受了什么!

        照这个样子下去,只怕队伍走到了陕西,也就剩不下几个人了,不是死在半路上,就是逃亡而去了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咚!--咚!”

        寅时三刻到了,随着一阵悠长的钟声响起,杞县的城门打开了,各支队伍的押解官兵,争先恐后的冲了进去,希望早一点领到口粮!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领着四名士卒,拉着仅剩的一辆牛车,也进城领口粮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余的人,则四处捡拾干柴,架好了铁锅,只等粮食一领回来,立刻熬粥充饥,饱饱的吃上一顿!

        上午辰时,张小旗几人没有回来!

        上午巳时,张小旗几人没有回来!

        正当午时,其他队伍的领粮车陆续回来了,炊烟也相继升了起来,张小旗几人还是不见踪影,这是什么情况?

        一直到了未时三刻,日头已经偏西了,才见到张小旗几个人的身影,可是情况却很不好!

        几个人鼻青脸肿的,身上的衣服都撕扯破了,走路还一瘸一拐的,牛车上却是空空的,一粒粮食也没有!

        “张大人,出什么事了,粮食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天啊,没有粮食,就要饿死人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人们纷纷围拢上来,七嘴八舌的询问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脸色铁青,一言不发,还是随行的几名士卒,诉说了事情的经过!

        原来他们一行人进城之后,很快找到了县衙,未想县衙大门紧闭着,门口无人当值,敲打也无人回应!

        只好在门口苦等着,一直等到了辰时,县衙大门这才打开了,大小官吏们开始办公。

        杞县县令、县丞都没有露面,负责接待武官们的,正是那位李主簿,一个身形略瘦,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给批了公文,盖了大印!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等人拿着公文,到杞县库房去领取物资,那知负责的小吏看过公文之后,硬说里面没有粮食了,只给了两袋子发霉的草料,连牲口都不会吃,又何况是人呢!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脾气火爆,与之争执起来,先是口角,而后撕扯,最后发展到拳脚相加!

        可是对方人多,张小旗一方人少,又不能拔刀拼命,结果吃了大亏,被揍的鼻青脸肿赶出来了!

        回县衙去告状,那位李主簿却推脱不见,其余小吏又做不了主,张小旗又气又无奈,只好返回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库房里明明有的是粮食,那几个小吏就是不肯给咱们,他们就是诚心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说来也怪了,别的队伍大都领到粮食了,干嘛要难为咱们呢,咱们又没有得罪之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天再进城,找李主簿问个清楚,这公文不能白批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说话之间,士卒们扔出一份公文来,已经被撕成几片了,上面清楚的写着:

        ‘准许北直隶-河间府丙字第二百三十八队移民,从本县领取麦子八十斗、高粱四十斗、干菜两筐、盐十五斤、猪一头……以及生活用品若干!’

        见令既发,不得耽误!

        主簿:李顺哲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万历四十七年-七月二十日!

        左边靠下位置,还盖着鲜红的杞县县令大印!

        (古代文书,皆是自上向下,自右向左书写,故而印章在最左侧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您买到一本,自左向右书写的古籍,或者印章在右的字画,恭喜您,百分之百赝品!)

        白纸黑字,清清楚楚,为何就领不出粮食呢?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想不明白,几名士卒想不明白,其他人更想不明白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找李主簿批公文之时,他可曾暗中索取钱财?”薛羽就在旁边,一直用心聆听着,隐约知道问题所在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姓李倒是暗示了,让我们出门在外灵活点,一定要多交朋友,仗义疏财,可这一路行过来,大家的钱财早就用光了,兜里一枚铜钱都没有了,又如何仗义疏财呢,当场就让我给顶回去了!

        李主簿没多说什么,当场就给批了公文,薛小兄弟的意思,我们领不出粮食,是李主簿暗中做了手脚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小旗似乎也明白了一点,拿起公文来反复端详着,却是越看越糊涂了!

        字迹清晰,内容详细,数字无误,落款、大印也都齐全的,究竟那里有问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