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乱清在线阅读 - 第五十一章 本王的四十米大刀经已出鞘!

第五十一章 本王的四十米大刀经已出鞘!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就是一种嘲讽的口吻了: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必以为天朝目下正在对法用兵,若行“二次长州征伐故事”,必“左支而右绌”,因此,只能眼睁睁看着“海左颠覆”而“徒呼荷荷”吧?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亦必以为,中法之战,法必胜而中必败,则此役过后,天朝新败之余,亦必无力东顾,彼时,若“尔父子”之逆谋已经得遂,天朝就只好接受既成事实吧?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何以认定“中必败”,除了法强中弱这一老生常谈之外,自然就是将我正常撤防沱灢、升龙,当成了“一败再败”,甚至“大势已去”了吧?

        日本对中国来说,在大海之东,因此曰“海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:“噫!世上竟真有如尔父子之无目者也!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,升龙一役、沱灢一役,法军一败涂地,“无一人片板逸出”;而法军之得沱灢、升龙,却“未费一弹”——两相对比,就算是“瞽叟”,也该看出其中另有玄机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所谓利令智昏,尔父子之谓也!”

        或云:之前,升龙一役、沱灢一役,“或中在暗、法在明;或以中之众凌法之寡”,“皆胜之不武”;然而,北宁一役,中、法皆摆出“堂堂之阵”,兵力上头,法军更有优势,结果呢?“法全力以搏而不能越吾金汤一步!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了,北宁一役的详情,“尔父子之故人田君”,将去信“尔之部曲大久保某”,届时,“尔父子”可以索来一观,想一想,中法之争,最后的胜者,到底会是哪个?

        再想一想,我到底有没有气力行“二次长州征伐故事”?会不会只能坐视“海左颠覆”?只能“徒呼荷荷”?

        “咸丰之季,中国积弱”,但在应对英法的同时,并没有放松对洪杨的用兵;“英法事了,不旋踵间,洪杨之乱,即告敉平”——那种时候,天朝都没“左支右绌”,现在的国力,倍于彼时,我倒“左支右绌”了?

        哼!欧洲“将有大事”,真正“左支右绌”的,是你们倚为靠山的法兰西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打的算盘,不过“渔翁得利”——这是把中、法当成蚌、鹤了!请“尔父子”好好儿的看看地图,再“揽鉴自照”:

        第一,中、法是个蚌、鹤的样子吗?

        第二,以萨摩“弹丸之细”,面对中、法,“尔父子”做的成渔翁吗?!

        不自量力!

        哦,对了,还有个事儿,本来我是懒得多费口舌的,不过,观“尔父子”虽“希冀非望,潜行逆志”,但也实在是因“群小所误”,“可恨复可笑,可笑复可怜”,因此,为免尔等“身死族灭”了还是个糊涂鬼,本王就受累,说多两句——叫你们死也死的明白些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一定以为,“倒幕”之后,顺理成章,岛津氏取代德川氏,建立“岛津幕府”吧?

        做你们的清秋大梦吧!

        去问一问“尔父子”那几位“倒幕”最力的部曲,如大久保某、西乡某,他们是这样打算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大政奉还”,是“奉还”给天皇,可不是“奉还”给岛津氏!

        不然的话,“幕藩体制”不变,“倒幕”所为何来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志士”们念兹在兹的“统一之新日本”,又在哪里呢?

        何为“统一”?一言以蔽之,不过“改封建为郡县”罢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统一”之后,日本只有郡县,再无藩国——包括萨摩藩!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说——“大政奉还”之后,就该“奉还版籍”了!

        则,既无藩国,何来藩主?

        或问:藩主哪里去鸟?

        曰:若“束手听命”,大约还有一个寓公可做;不然的话,只有“桎梏上身、白刃加颈”了!

        说的明白些:“倒幕”之后,紧跟着,就要“倒”你们这些藩主了!

        不然的话,依旧藩国林立,日本如何“统一”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大约以为,萨摩“既倡首义”,“奉还版籍”之后,我们爷儿俩就该入直中枢,执掌国政,以为懋赏?

        嘿嘿,拿一个“前藩主”来执掌国政,不怕他随时“复辟”吗?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扪心自问,这个“新日本”,你们爷儿俩,掌得住吗?

        更重要的是——如是,置大久保某等人于何地呢?

        人家辛辛苦苦的“倒幕”,就是为了回家抱孩子吗?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“统一之新日本”之出将入相者,只能是“倒幕志士”啊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如若不信,可咨之于大久保某,看看萨摩藩的“第一重臣”,对于以上种种,如何譬讲?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或问:我为大久保某等之主君,而忠义乃武士之最本分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嘿!大久保某等,自下定决心“倒幕”,就不再以“尔父子”为主君了!其效忠的对象,已经改变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或问:是天皇吗?

        是,不过,那只是名义上的——而实际上,说的好听些,大久保某等效忠的,是“新日本”;说的不好听些,他们效忠的,其实是他们自己个儿!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这个事儿,根本不必俟“倒幕”之后方得证明——目下,萨摩藩的大权,其实经已旁落了!最重要的藩政,譬如,“倒幕”还是不“倒幕”,真正说了算的,已经不是“尔父子”了,而是大久保某、西乡某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虽愚妄,但亦非木石,对此,难道竟一无所感?

        大久保某、西乡某的出身,可都是“忠义为最本分”的武士哦!

        本王再受累,再提一提尔等的“殷鉴”长州——

        想那长州毛利氏,对于“倒幕”,兴趣其实也不是很大——事实上,若认真究竟,毛利氏“倒幕”的兴趣,较之尔岛津氏,更小些也说不定;毕竟,毛利氏不比岛津氏同德川氏之关系紧密,从未涉足中枢,因此,也就从未生出“彼可取而代之”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毛利敬亲受了一班臣下的裹挟,身不由己,走上了“倒幕”的不归路,终于身死藩灭,祖宗留下的数百年基业,一朝尽没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止如此,还牵累了先天皇以及一大班皇族——即便起毛利敬亲于若狭湾底,挫骨扬灰,又能赎其罪于万一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倒幕”失败,“尔父子”重蹈毛利氏覆辙,万劫不复;“倒幕”成功,大久保某一班以“勤王”为己任的“藩士”将幕府和自己的主公一齐踢开,由“藩臣”直晋“国家重臣”,将整个“新日本”捏在手里,意气风发,笑逐颜开,喜乐何如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呢?人前“胁肩敛手”,人后“向隅而泣”!

        或以“倒幕”为“革命”,事实上,“尔父子”革的是自个儿的命!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岛津氏,德川氏,才真正是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——“幕”、“藩”原为一体,“倒幕”即“倒藩”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于“倒幕志士”,本该不同戴天才对啊!

        “尔父子”目下之作为,已经不是“为他人作嫁衣裳”了——根本是在“养中山狼”了!

        不晓得,之前,“尔父子”想过这些道理没有?现在,读了此信,该想明白的,是不是都想明白了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“尔父子”想的明白也好,想不明白也好,对我来说,都无所谓了!

        日本两百多个藩国,两百多个藩主,明白人总是比糊涂人多,过几天,天皇陛下将会下诏,将这些道理,向全日本“纶音广布”,你们不是要“大政奉还”吗?且先“恭聆圣训”吧!

        之后,“尔父子”若依旧冥顽不灵,我就再不会多说一个字的废话了!——本王的四十米大刀经已出鞘,且俾其痛饮鲜血吧!

        言尽于此!

        *